電(dian)加熱是把電能轉變成熱能的過程。自發現電線能通過電源產生熱效應以來,世界上就有許多發明家從事各種各樣電熱電器的研究和制造。和其他工業一樣,電熱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化也遵循這樣一個規律:從先進的電熱設備的國家逐步向世界各國推廣;從城市逐步向農村推廣;再由集體使用逐步向家庭、個人推廣;產品一般由低檔向高檔發展。
十(shi)九世紀初(chu),電(dian)熱(re)電(dian)器大多(duo)是劣質產品,最早出現在(zai)日常生(sheng)活(huo)中,1893年,電(dian)手電(dian)筒的(de)(de)雛形首次出現,并(bing)開始在(zai)美(mei)國使用,后來,在(zai)1909年,電(dian)灶的(de)(de)出現,電(dian)爐(lu)被安(an)裝在(zai)爐(lu)子(zi)里,也就是,電(dian)爐(lu)的(de)(de)加熱(re)方式是從柴火轉到電(dian)。但(dan)一(yi)般真正意義上的(de)(de)電(dian)熱(re)電(dian)器工業的(de)(de)飛速發展,卻(que)是在(zai)作為電(dian)熱(re)元(yuan)件(jian)的(de)(de)鎳鉻合(he)金發明之后。
美國于1910年首次研制成功鎳鉻合金電熱絲電熨斗,這從根本上改善了電熨斗的結構,電熨斗使用迅速普及化。至1925年,在日本出現了裝有電熱元件的產品,成為現代電飯煲的原型。這個階段工業上還出現了實驗室用的電爐,熱風爐和其他電熱產品。從1910至1925年,是電熱電器歷史上一個巨大的發展階段,尤其是家庭和工業領域,各種各樣電熱電器品種的出現和廣泛應用,使其尤其是家庭領域得到了迅速發展。因此鎳鉻合金的發明為電熱電器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20年(nian)代后,雖然在應(ying)用(yong)發(fa)展上(shang)沒有上(shang)一個時期(qi)的(de)多(duo),但在此(ci)期(qi)間,各種各樣電(dian)(dian)熱(re)電(dian)(dian)器(qi)(qi)均(jun)經過重(zhong)新設置(zhi)并不斷改進,成為(wei)電(dian)(dian)熱(re)電(dian)(dian)器(qi)(qi)發(fa)展史(shi)上(shang)的(de)進步階段。家用(yong)電(dian)(dian)器(qi)(qi)方面,各種各樣電(dian)(dian)器(qi)(qi)都設計(ji)得(de)更美觀、更耐用(yong)、更結實,大多(duo)數(shu)電(dian)(dian)器(qi)(qi)還具有自動溫度和時間控制功能。